渝中區全域位于都市功能核心區,非公經濟在這里蓬勃發展。截至2015年底,7.4萬余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以下簡稱“非公組織”)注冊落戶,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522.6億元,占全區GDP比重的54.5%,吸納了30余萬人就業。
這些數字既是渝中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縮影,也為非公組織黨建工作提出了亟待解決的新命題。
近年來,渝中區有序調整理順非公組織黨建工作領導和管理體制,扎實推進組織覆蓋、工作規范、作用發揮和保障落實等各項非公組織黨建工作重點任務,著力打造和規范運行黨群服務中心,激發了非公組織黨建工作新活力,推動非公組織黨建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有力地引領非公組織持續健康發展。
A 堅持抓組建強根本
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
渝中區委高度重視非公組織黨建工作,區委領導帶頭到非公組織調研黨建工作,及時建立起由區工商分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等13個單位構成的區委非公工委大工委工作機制,將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區屬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從嚴落實抓非公組織黨建工作責任。
抓好非公領域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是一項基礎工作。渝中區按照“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的要求,不斷擴大黨組織覆蓋面,讓非公組織黨員找到了“家”。先后投入經費80余萬元,對全區非公組織和黨員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并將非公組織、黨組織和黨員信息全部錄入非公黨建信息系統,開出責任清單,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管理等方式,跟蹤指導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管理,確保黨組織應建盡建、黨員應管盡管。
堅持組建、規范、保障“三同步”,確保 “建起來、運轉好”。對新建非公組織黨組織,注重“澆好第一桶水”,及時撥付工作啟動經費,指導開好第一次黨員大會、過好第一次組織生活、上好第一次黨課。對因“關停并轉”或黨員自然流失的非公組織黨組織定期進行清理,及時撤銷“空殼”黨組織,始終將黨員納入黨組織有效管理。
據統計,全區2015年新組建黨組織105個,目前全區非公組織黨組織達780余個,有黨員6000余名。2016年底前還將新組建非公組織黨組織100個,努力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0%以上、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65%以上。
B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推動黨組織工作活動更加規范
面對非公組織黨務工作不夠規范的問題,渝中區從健全制度入手,加強工作指導,結合實際制定落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工作活動基本規范》等規范性文件11個,編發《非公黨建實務手冊》,從制度上樹立規范標準。
同時,渝中區還組織示范點黨組織負責人到市內外學習,舉辦重點非公組織出資人、黨組織書記及黨建工作指導員培訓班,指導380余個非公組織黨組織在全市非公組織黨建網站上建立主頁、展示形象,切實提高規范意識。分級建立黨員干部聯系非公組織清單,共確定聯系點214個;專門開展走進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專題“社區工作日”,幫助非公組織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引導非公組織黨組織自覺加強規范化建設。
區屬相關部門、管委會和街道黨(工)委、黨組還指導督促非公組織黨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指導規模較大的黨組織“規定動作”切實到位,規模較小的黨組織“靈活多樣”落到實處。每年確定5個后進非公組織黨組織, “一支一策”開展整改,從工作上指導落實規范,確保非公組織黨組織“既有黨組織的牌子,更有黨組織的樣子”。
C 堅持搭平臺提品質
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實質作用
渝中區立足轄區樓宇經濟發達,大量非公組織集聚在樓宇的特點,在人口密集、非公組織集聚的商圈和專業市場,依托重點商務樓宇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堅持以黨建統攬服務、以服務凝聚人心,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同時,渝中區認真抓好非公組織出資人(負責人)教育引導工作,堅持將支持黨建工作作為評先評優、政治安排的重要條件。緊扣中心大局,廣泛開展 “雙強雙帶”、“三亮三比”活動;注重典型示范,建設國泰公司、個協黨委等30個“雙強雙帶”示范黨組織,帶動形成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
渝中區堅持黨建帶群建,聯合群團組織舉辦非公組織運動會、創業沙龍、白領交友等活動,舉辦非公組織書畫攝影大賽,在龍湖時代天街、機關綜合大樓巡展,受到非公組織職工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實現了黨群工作互促雙贏。用好黨內互助幫扶資金,結合節假日上門慰問非公組織困難黨員,為20余名困難黨員送去慰問金3萬余元,讓非公組織黨員切身感受到組織溫暖,更好地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
D 堅持以投入促保障
夯實非公組織黨建工作基礎
渝中區堅持把強化保障作為抓好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的基礎工程,全力抓好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構建支撐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的全方位保障體系。
渝中區委統一選聘40名專職、145名兼職非公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非公組織黨組織做好黨建工作;積極落實稅前列支、上級補助、黨費支持等政策要求,與區國稅局、區地稅局聯合建立稅前列支非公組織動態數據庫,全面提高非公組織黨組織書記補貼,落實黨組織工作活動經費,區委留存黨費按照不低于15%的標準安排支持非公組織黨建工作,2015年財政投入的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經費達850萬元,2016年各項非公組織黨建工作投入將超過1000萬元;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活動場所全部向非公組織黨組織免費開放,切實做到了保障有力、基礎夯實。
渝中區通過加強和改進非公組織黨建工作,切實增強了非公組織內生動力,有效促進了非公組織持續健康發展,贏得了廣大非公組織業主和黨員職工歡迎。
國貿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五心服務”項目
國貿中心樓宇位于渝中區解放碑CBD核心。2015年7月,利用國貿中心24樓400多平方米的場地,建成了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為讓企業黨員和職工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渝中區著力打造“五心服務”項目,以黨建統攬服務、以服務凝聚人心。
凝聚黨心。以“黨旗在我心”為主題,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屬性,結合實際規范開展黨組織生活,增強黨員意識,強化組織觀念,凝聚黨心,實現黨建引領。項目主要內容包括黨組織活動、黨員發展工作、黨員教育培訓、黨內表彰慰問等。
奉獻愛心。以“愛心凝聚力”為主題,組建志愿者服務隊,組織黨員、白領參加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愛心,實現價值引領。項目主要內容包括招募志愿者、組建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
智匯創心。以“眾創心空間”為主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提供創業資金,開展創業分享、創業培訓,智匯創心,實現智慧引領。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創業資金幫扶、創業沙龍、創業培訓等。
活力身心。以“青春集結號”為主題,堅持需求導向,靈活多樣開展學習、交友、文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白領多元化需求,活力身心,實現健康引領。項目主要內容包括青年7點課堂、交友聯誼活動、樓宇運動會等。
關愛暖心。以“福利e家人”為主題,貼近白領健康、工作和生活等需求,開展多樣化服務,關愛暖心,實現生活引領。項目主要內容包括政策法律直通車、健康直通車、便民直通車等。
截至目前,國貿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共組織開展各類活動、會議120余場次,服務企業黨員職工1.3萬余人次,逐步成為解放碑地區宣傳核心價值的“主陣地”、服務樓宇企業的“橋頭堡”、關愛白領員工的“馨家園”、以黨建帶群建的“先鋒區”。
區個體勞動者協會:建設服務型黨組織
近年來,渝中區個體勞動者協會黨委主動創新作為,以“引、聯、幫、促”為抓手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密切了黨群聯系,促進了全區個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組織引領,創新促凝聚。區個協黨委積極推行黨委、黨支部班子與區個協、分會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區個協會長(法人代表)任職協會黨委副書記,協會黨委書記任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進入黨委班子。通過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做五個模范”、“黨員在身邊”、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提高黨務工作水平,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聯系走訪,“四找”促覆蓋。區個協黨委在嚴格規范發展新黨員的同時,還十分重視流動黨員、“口袋”黨員的查找工作,通過黨委找、黨員個人找、協會找、工商部門找等方式,加強對個體勞動者中的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近年來共找到流動黨員192名,并規范了相關的管理制度。
創業幫扶,“雙幫”促發展。區個協黨委按照“50+50雙幫雙培雙帶”活動要求,50戶個體工商戶對接50個幫扶對象,通過專題培訓、創業黨課、創業交流、創業先鋒結對幫帶等形式,幫帶黨員和會員創業,并建立了“助困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基地”,切實為個體經濟發展解難題、拓渠道、增動力。
誠信示范,“三亮”促和諧。區個協黨委堅持開展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的“三亮”活動,為全區的黨員個體勞動者商鋪統一制作“三亮”掛牌,并放置于門市顯著位置,督促黨員個體勞動者帶頭誠信守法經營,并建立起誠信體系評選機制。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隨著渝中區個協黨建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黨員經營戶”已經成為渝中區個體經濟中的一道風景線,黨建工作正在引領推動渝中區個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國泰出租汽車公司:“紅色引擎”助力品牌建設
“親愛的黨員同志,您好!今天是您的政治生日,國泰出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支部向您致以節日的問候,希望您能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注重黨性修養,增強黨員意識,不負黨的重任,踐行入黨誓言……”這是重慶國泰出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公司”)黨員每年“政治生日”(入黨日)必定會收到的一件生日祝福,短短幾句話飽含著濃濃的關愛。
國泰公司自2007年成立黨支部以來,將黨建工作滲透到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黨建工作“紅色引擎”為企業帶來了品牌效益和發展效益,有力促進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除了在“政治生日”為黨員發送短信外,國泰公司還通過黨課、講座、黨員組織生活會、專欄、展板、網絡、企業內刊等載體,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遞黨的信息,培養黨員的黨性修養。企業黨支部每月都會對員工進行一次集中培訓,挑選20名一線員工進行入戶家訪,并不定期開展員工心理輔導教育,組織拓展訓練、職工書屋、技能競賽、年度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激發黨員政治熱情,提振職工精氣神。
同時,企業黨支部還為遭受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群眾捐款捐物,給轄區貧困家庭贈送生活必需品,定期不定期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無償獻血、義務送考、慰問軍烈屬等愛心公益活動,對企業的每一名職工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將企業打造成一個文明服務優、安全行車好、乘客贊譽高、政府較滿意的“國泰品牌”,并以品牌效應、服務效能帶動了企業發展。